乐竞体育登录入口-吉林队外线得分持续火热,喜迎连胜
在备考的过程中,许多考生能找到答案所在,可是在整合答案的过程中,却不知道如何能形成一份优质的答案,今天就让我们以一个例题为例,给大家讲解一下申论答案的形成。
例题:“给定资料4”反映了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,假定你是市交管局聘请的观察员,请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,呈送市政府有关部门参考。(20分) (2012年国考地市级第三题)
要求:
(1)对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、扼要:
(2)所提建议具体简明、有针对性、切实可行;
(3)不超过400字。
一、认真读题,明确要求
通读题目,虽然没有出现“根据”这类指示性词语,但是,第一个逗号前说“资料4”反映了T市的很多问题,最后要求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。所以,既然问题只在“资料4”中出现,在答题中也只读资料4就可以了。
本题给定考生身份是市交管局聘请的观察员。所以,在提出解决建议时,要重细节,不能过于宏观。
题目要求为两部分:1、先概括问题。2、再提出建议。也就是说其实是两问。
字数不超过400字,注意概括问题时字数不要太多,给提出建议留出字数空间。
二、定位原文,具体分析
既然是两问,需要考生先概括出“资料4”中市民出行中存在的问题。然后针对问题,提出解决建议。提建议时要和问题一一对应,分条解决。
三、梳理材料,归纳要点
第一段,引出下文。
第二段,市民甲发现的问题,“至少有15条不同路线的公交车要在这一站停靠”致使路面拥挤。
“并没有能够穿过马路的人行横道。乘客如果想要安全地走到5米开外对面的公交站,需要返身走几百米去绕行赵家口天桥”致使大部分人横穿马路。
第二段,市民乙认为,“58路、117路也是‘有去无回’的。对这类现象,我百思不得其解:公交公司为啥不让乘客有去有回?”公交车站来回不对应,出现“有去无回”现象。
第三段,市民丙,“轨道交通只解决大流量,不能完全解决住宅小区到达轨道交通车站之间的‘最后一公里’问题。”提出了“最后一公里”的问题。
“道路坑坑洼洼或晚上黑灯瞎火”、“骑车的成本也不低”、“不少道路上都没有非机动车道,即使设有非机动车道,也常常被乱停的机动车占用”等问题导致黑车盛行。
四、整合信息,明确主旨
根据对材料的分析,不难概括出T市市民出行中的问题。包括公交线拥挤、过街天桥位置不好、公交有去无回、“最后一公里”、黑车盛行等,共五点。
材料中的问题都比较明显,提对策时只需要针对问题,采用“反其道而行之”的方法就可以了。
答题时注意,问题和措施要分开作答。因为题目是两问,分开作答才能使改卷老师更容易找到得分点。
五、润色语言,撰写答案
将以上信息经过整理,并润色语言,即可形成如下参考答案:
问题:1.道路规划和公交站点设置不合理,造成交通拥堵;2.人行横道、天桥等设施布局不合理,致使部分行人违章穿越马路,存在安全隐患;3.公交站点缺乏对称性,有去无回,致使市民出行不便;4.住宅小区和轨道交通车站之间的“最后一公里”存在问题:路况差、路灯设施不完善,走路不安全,非机动车道缺乏或被占用,“黑车”盛行。
建议:1.在站点设置和规划上综合考虑多条车道汇聚情况、车流量等因素,尽量避开多条车道汇聚处,适当限定停靠车辆或对车辆较多的站台进行拉长、分散处理。2.完善行人过街设施,在站点附近设置人行横道、地下通道或人行天桥,方便市民换乘和过街。3.对公交车站点进行对称性设置,若不能对称设置,应通过公交车内广播等方式明确告知乘客。4.做好道路平整和公共照明灯安置工作,完善对道路非机动车道的建设和管理工作;以一个或相邻几个社区为单位,以安全、便捷、便宜的巴士出行,严厉打击黑车。
◆相关推荐
【备考】2016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
【备考】2016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精品课程
【图书】2016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备考图书
评论留言
暂时没有留言!